本网讯(记者 李嘉懿 拍摄 夏婷)春风拂绿太浮山。为深化"文法五星"品牌党建创建工作,3月23日,学院组织党员教师赴临澧太浮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五星铸魂"主题党日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推动党建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
图一 沿途景观
太浮山,横亘临澧西南边境,主峰海拔604.5米,面积6.6万亩,西连慈利五雷山,南延临澧七姑山,地势险峻,自古为军事要塞和战略要地。相传刘邦在此屯兵筹粮,马援在此兴兵征蛮,朱元璋在此对阵陈友谅,李自成在此血战吴三桂。土地革命时期,太浮山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英雄之山。
晨曦微露中,党员同志们沿着青石古道攀登太浮山,沿途感受春花烂漫,探访人文遗迹。湘鄂西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碑园前,高28.9米的纪念碑在苍松翠柏环绕中耸入云天,一个个在太浮山武装割据斗争中牺牲的战士名字雕刻在纪念碑的两侧。全体同志列队肃立,向革命先烈鞠躬致敬。聆听讲解员述说湘鄂西苏区革命斗争史,共忆1932年贺龙元帅率部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战士们浴血奋战,血染青山的壮阔史实。细悟"太浮山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念与斗争智慧。跟随讲述,大家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岁月。"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忠诚担当,正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精神坐标。"生动的党史故事让在场同志深受触动,红色基因浸润每个人的初心。
组图 学院教工支部在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碑前合影留恋
沿途,大家交流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革命精神赋能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等,探讨如何从五维视角的创新,让红色基因在专业交融中迸发时代活力。
学院号召党员教师持续践行"专业+党建"模式,通过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将“不畏艰险、团结奋进”的劲头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展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担当,让太浮山精神在育人实践中绽放新光彩。
(校审:李云安 一审:余袁媛 二审:周永明 终审:王翀)